随笔|发挥好科学家纪念馆馆藏的价值功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参观心得)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汪长明

科学家纪念馆是人物类纪念馆的重要分支,而人物类纪念馆又是博物馆家族不可或缺的一员。科学家纪念馆大多依托科研基地、科学共同体、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科学家出生地建设,承载爱国主义教育、科学家精神教育、科普教育、科技创新教育、科学文化交流、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等多重社会功能。作为展示科学家人生历程、科学成就、社会活动、精神风范的重要基地,如同其他类型的博物馆一样,科学家纪念馆馆藏是其开展一切工作和活动的根本性基础。

一般而言,科学家纪念馆馆藏具有三大基本特征。其一,馆藏是科学家生平重要见证。科学家纪念馆纪念主体一般为已故科学家,馆藏的科学属性明显,对藏品类型(征集标准)、入藏标准(入藏规范)、利用规范(社会服务)有着严格的制度限制和专业要求。体系化特征、等级化认定、专业化建设、规范化利用、社会化服务,是科学家纪念馆馆藏建设的五个维度。其二,馆藏多样性与独特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科学家纪念馆馆藏多为科学家本人参加科学实践活动的产物,或直接生成,或间接关联,具有博物馆藏品形态多样化的一般特征。同时,科学家纪念馆馆藏又以文献居多,这些文献类藏品包括书信、手稿、著作、刊物、凭证、证件等,属于科技文献范畴,而科技文献则是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从事科技实践活动的主要载体与留存形式,勾勒出科学家科技人生的基本图景,并在部分意义上纳入科技发展的史学范畴。其三,馆藏是科学家纪念馆社会教育的参与主体。相比科学家纪念馆建筑实体不可移动性而言,馆藏属于“可移动文物”;相比馆内基本陈列展品固化特征而言,未常态展出的馆藏文物属于可支配性强、流动性较高的“动产”。科学家纪念馆遴选馆藏精品,在做好基本陈列的同时,可策划不同主题和形式的馆内外展览,直面公众,服务社会,实现馆藏与社会的对接、文物与公众的对话、历史与时代的呼应。

文物有故事:科学家纪念馆馆藏具有鲜明的价值属性

总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馆藏这个“底座”做依托,仅仅依靠基本陈列这张内容不变、形式固化的“死面孔”说话,而不能将馆藏文物充分利用起来,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科学家纪念馆服务社会的功能将不可避免出现功能弱化和效果“淡化”。

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被公认为博物馆藏品的三大核心要素和“价值标准”。科学家纪念馆馆藏以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为主,而科学价值则堪称其首要价值、核心价值。馆藏是开展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资源,活化馆藏,充分揭示科学家纪念馆馆藏的价值内涵,搭建“馆藏—公众”交流平台,打通“文物—社会”互通渠道,是更好发挥科技遗存、科技文献等馆藏文物文化育人、科学普及等功能的根本保障。作为科学家留诸后人、存之于今、效之于世的“物质代表”和人格化身,科学家纪念馆馆藏成为科学家人生历程、科学成就、社会活动的历史见证,具有无可替代的留凭功能,是开展科学叙事的“真凭实据”。因而,无论就科学家本人,还是就科技事业发展史研究而言,馆藏都是不可多得(重要性,见证科技发展历程)甚至无可替代(唯一性,不可“复制”和再生)的科技文物史料,理应妥善保管、充分利用。只有实现“资源(馆藏)——对象(科学家)——目标(社会)”合理转化与有效利用,科学家纪念馆馆藏资源的价值属性才能充分发挥,其社会影响力亦因此才能不断彰显。

文物有话说:科学家纪念馆馆藏具有鲜活的价值张力

文物有话说,如何“说”得清楚明白,“说”得生动通透,大有文章可做。讲好科学家故事,离不开科学家档案文献的支撑。就整体性而言,科学家纪念馆馆藏文物作为科学家人生历程的见证,是科学家科技报国、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等崇高精神品质的物质载体,呈现其作为一种职业群体独特的精神特质、职业风貌和价值追求,具有“再现”科学家科研实践活动、阐释科学家内在精神品质、书写科学家科技人生履历的鲜活价值张力,是面向社会尤其是大中小学生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开展社会教育的鲜活教材与生动蓝本。

就物质形态而言,文物固然是“死的”,静默无声、一成不变,而就精神形态而言,文物无疑又是“活的”,有血有肉、“活灵活现”。通过研究讲解传播,讲好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文物活起来,使其“能说会道”,是作为博物馆家族一员的科学家纪念馆开展社会教育的一道“必修课”。只有让文物从静悄悄的静默状态变为活生生的灵性状态,增强文物活性,实现文物活化,文物才能真正发挥文化育人这一根本性社会价值。

文物有情感:科学家纪念馆馆藏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

让文物活起来,必须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而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离不开情感支撑。同一件藏品或展品,在不同的讲述者口中,往往具有不同的面貌和感染力,从而对观众而言具有不同的参观体验。究其原因,无外乎馆方对藏(展)品感情线的设计理念及其通畅性问题的认知能力与处理水平存在差异。所谓认知能力,即需写好“故事”、编好“剧本”,让馆主通过文本形式走出物理空间——库房;所谓处理水平,即需讲好“故事”、准确传达,让馆主通过讲述者在观众面前“再现”。

科学家纪念馆馆藏文物是开展社会教育的“母本”。文物有情感,有血有肉,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标本”。博物馆陈列展览有一项基本要求或者说行业共识——“见人见物见精神”,对科学家纪念馆而言,这句话诠释的是人物(科学家,即馆主)、文物(科学家生平见证物/遗物)、内涵(科学家精神)三者之间的价值呼应与信息转化,统一、集成于文物身上,反映了科学家跟文物之间的隶属与对应关系,折射出科学家的精神风貌、生活样态、价值取向与人格特质。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学术研究部副部长、副研究馆员)

(0)
上一篇 2023年08月07日
下一篇 2023年08月0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