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植物学入门知识大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植物学入门知识大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大豆,别名黄豆、白豆,属豆科。一年生草本,茎粗壮,密生褐色长硬毛;高可达2米,小叶呈菱状卵形,长 7-13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两面均生白色长柔毛,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叶轴及小叶柄密生**长硬毛;托叶及小托叶均密生**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苞片及小苞片披针形,有毛;钟状,萼齿,披针形,下面一齿最长,均密生白色长柔毛;花冠小,白色或淡紫色,梢较萼长。荚果矩形,略弯,下垂,黄绿色,密生**长夜毛;种子2-5粒,长1厘米左右,黄绿色,卵形至近球形。
玉米简介:
玉米(Zea mays)又名玉蜀黍,俗称苞谷、棒子、珍珠米等;是粮食兼饲料作物。
中国的玉米产量居世界第 2位。
玉米喜温,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30℃。拔节期日均18℃以上。从抽雄到开花日均26~27℃。
灌浆和成熟需保持在20~24℃;低于16℃或高于25℃,淀粉酶活动受影响,导致子粒灌浆不良。
玉米为短日照作物,日照时数在12小时内,成熟提早。长日照则开花延迟,甚至不能结穗。
玉米在砂壤、壤土、粘土上均可生长。
玉米适宜的土壤pH为5~8,以6.5~7.0最适。耐盐碱能力差,特别是氯离子对玉米为害大。
玉米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作物,营养充足且处于平衡状态才能保证高产和优质。
小麦简介:
小麦wheat,禾本科 (Gramineae)小麦属(Triticum)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世界上1/3以上人以小麦为主要食粮,世界小麦贸易额超过所有其他谷物的总和。小麦在中国各地均有种植,以河南、山东最多。
小麦为须根系,5条初生根长期存活并具有吸收功能,次生根在三叶期后从分蘖节上长出。根能深入2米以上,主要密集于30厘米以土层内,根的数量和分布受土壤、水分、通气和施肥等影响。
小麦较耐旱,但一生中耗水量仍达400~600毫米。拔节到乳熟期需水量最多,占总耗水量的60%。其中以抽穗到开花期的日耗水量最大,拔节至抽穗、开花至成熟期次之。
小麦需肥较多。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粘壤土最为适宜。每生产 100千克子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3.5千克,磷酸1~1.3千克,氧化钾2~3千克。为促进苗期早发,使冬前达到一定分蘖和拔节期巩固分蘖成穗,要施足基肥和重施拔节肥。干旱地区以重施底肥为主。分蘖期至开花期对磷、钾需量很大,要保证供应。在酸性土壤中往往由于铝离子过多而引起小麦铝中毒,可施用石灰中和,并选用耐铝害品种。
花生简介
花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无论是种植面积或产量都超过其他油科作物。
花生种子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其他维生素。其中脂肪含量高达48%一58%,蛋白质含量为 24%一36%。由于花生出油率高,油的品质好,因此花生油是我国人民所喜爱的食用油之一。
花生仁含热量高,每100克所含热量约56千卡。花生仁所含的蛋白质基本上是球蛋白,可消化率很高,而且含有人类所必须的全部氨基酸。花生作为一种可消化蛋白质来源,其营养价值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花生茎叶含蛋白质12%一14%,也是良好的饲料。 花生适应性广,有较强的耐旱、耐瘠能力,在瘠薄地上种 植花生比其他作物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花生根有根瘤菌共生, 能够肥田。据研究亩产150千克左右花生的根瘤菌,每亩可固氮5—7.5千克,相当于硫铵25—37.5千克。
豆角
豆角的品种很多,有菜豆、扁豆、云豆、四季豆等,它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份,是大众喜爱、老少皆宜的蔬菜,这几年农业科技发达,大棚栽种作务,四季均有上市产品。据有关资料记载,豆角中含有皂素,对人的消化道粘膜有较强的刺激性,易于引起局部充血、肿胀及出血性炎症,皂素若遇到高热可被破坏,未炒熟的豆角皂素没有被破坏食用会引起了中毒。豆角中毒的潜伏期短,多为1~5h,短则食后0.5h即可发病。最初感到恶心,继之是多次呕吐,并伴有腹痛、头晕、头痛,部分患者有四肢麻木、心慌、畏寒等症状。春季豆角属于反季节蔬菜,生长在温室大棚里,长得质嫩新鲜,是人们非常喜欢吃的蔬菜之一,也是集体食堂供应的主要品种。豆角虽为平常食用的蔬菜,但如制作不当被人食用,即可引发食物中毒。其中毒的原因多属加工不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这一点常常不被人们所了解和重视,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对豆角烹饪方法作以介绍,让大家掌握相关知识,不要吃未炒熟的豆角,以免食后中毒。
芝麻
芝麻是我国四大食用油料作物的佼佼者 ,它的种子含油量高达61%。我国自古就有许多用芝麻和芝麻油制作的名特食品和美味佳肴,一直著称于世。
芝麻原称胡麻,相传是西汉张骞通西域时引进中国的。现经科学考证,芝麻原产我国云贵高原。在浙江湖州市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杭州水田畈史前遗址中,发现有古芝麻的种子,证实了中国是芝麻的故乡。
芝麻属脂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长着茸毛。茎直立,高约1米,下圆上方。总状花序顶生,花单生,或两三朵簇生于叶腋。圆筒状,唇形,淡红、紫、白色。因品种不同,长筒形蒴果的棱数有4、6、8不等 。种子扁圆,有白、黄、棕红或黑色,以白色的种子含油量较高,黑色的种子入药,味甘性平,有补肝益肾、润燥通便之功。
芝麻油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的含量高达43.7%,比菜油、花生油都高。芝麻的茎、叶、花都可以提取芳香油。
小磨制成的芝麻油,香气扑鼻,在国际市场上畅销不衰。另外,与之齐名的芝麻酱也供不应求。
芝麻花中有蜜腺,它与油菜、荞麦并称为我国三大蜜源作物,品质以芝麻蜜为上乘。
棉花概述: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锦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至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根据纤维的长度和外观,棉花可分成3大类:第一类纤维细长(长度在2.5至6.5厘米范围内),有光泽,包括品质极佳的海岛棉、埃及棉和皮马棉等;长绒棉产量低,费工多,价格昂贵,主要用于高级布料、棉纱和针织品。第二类包括一般中等长度的棉花(长度约1.3至3.3厘米);第三类为纤维粗短的棉花(长度约1至2.5厘米)用来制造地毯、棉毯和价格低廉的织物,或与其他纤维混纺。棉花在棉铃裂开后采摘。若用机器摘棉,通常先用化学方法去掉叶子,并促使棉铃同时开裂。轧棉机将纤维从棉籽上剥下,经过清棉和梳棉工序纤维集结成松软绳状,在牵伸作用下逐渐拉长、伸直、直径变细。纺制高品质细纱的纤维需经过精梳,除去短纤维并使纤维进一步排列整齐。精纺工序使纤维捻合成细纱,并将细纱卷绕在筒管上送到纺织厂。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产量高,生产成本低。棉花能制成各种规格的织物。棉织物坚牢耐磨,能洗涤并在高温下熨烫。棉布吸湿和脱湿快速而使穿着舒适。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等。
黄瓜
黄瓜(huanggua)(Cucumisativus)葫芦科,黄瓜属。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茎细长,有纵棱,被短刚毛。卷须不分枝。叶五角状心脏形,浓绿或黄绿色,边缘有锯齿,两面有柔毛状短刚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常数朵簇生,花冠**,雄蕊3枚;雌花单生或簇生,子房有刺状突起,花柱短。瓠果圆筒形或棒形,嫩时墨绿或绿色,成熟后**或黄褐色,果上有刺,刺基部有瘤状突起。种子白色,长圆形。性喜温湿,耐旱力和吸肥力较弱。原产于印度。我国各地普遍栽培,初春育苗后移栽,或春季、夏季直接播种;也可温室栽培。嫩果作鲜菜或加工成酱菜,藤、叶可入药,能消炎、祛痰、镇痉。
石榴
石榴是原产于亚洲的灌木或小乔木,属石榴科。该科仅两种,其中一种产于索科特拉岛,人们对此知之甚少。石榴植株高可达5至7米。叶椭圆形至披针形,鲜绿色,朝枝端着生。花萼管状,宿存,5至7浅裂;花瓣披针形,与萼片互生。子房包埋在花萼管内,上部6室,下部3室。果实大如柑橘,外皮光滑,革质,褐**到红色,有6条不明显的边;里面分隔成数室,含有许多透明小颗粒,颗粒外层是微红的多汁果肉,内有一粒具有棱角的长形种子。果可生食。在整个东方,石榴自古与葡萄、无花果一样重要。一般认为石榴产于伊朗及其邻近地区但很早就传播开来。石榴虽然生长于广大地区,但成熟期需要高温和干燥,喜深厚肥沃的土壤。种子很容易发芽,但好的品种还是要用插条和压条的方法来繁殖。选成熟枝插条长25至30厘米,可直接插入土中使它生根。
桃
桃是蔷薇科果树,生长遍及南北半球温带。树形小到中等,很少高过6.5米,栽培的植株经修剪后通常高3至4米。叶亮绿色,披针形,叶尖细长;叶基部通常有腺体,用以分泌液体吸引蚁等昆虫。花单生于叶腋,或2至3朵簇生在一个季节生长的枝条上的节上;基部呈短管状,5个花瓣,常为粉红色,偶有白色。果外部肉质、多汁,就是我们通常吃到的部分,它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里面的硬质部分称为核。子房原有2枚核珠,通常仅一枚受精并发育成种子,位于核内。因此,桃子都是一半稍大于另一半,两半连合之处稍显一纵向浅沟,这是核果的特征。果肉有白色、**或红色。有的品种果核与果肉容易分离,叫离核型,有的则紧密相连称粘核型。多数品种的桃成熟后,表面有柔毛;果皮光滑的品种称为油桃。桃中含水分约87%,热量少于苹果和梨。果肉**的品种富含维生素A。桃可能起源于中国。早期栽种的是实生苗,因此变异多,质量不佳。19世纪末开始将优良品种的芽接到耐寒品系的实生砧木上,促进了大规模商品果园的发展。桃树不能耐受严寒,温度可能降至零下10到15度的地方生长不好。多数品种要求一定的冬寒以促使其在每年的休眠期后突然生长发育。桃在各种土壤类型都生长良好,但在排水良好的砂质或砾质壤土中生长最好。桃树通常每年要剪枝,以防止长得过高,向上生长的枝条被剪成向外伸展的枝条,以使树冠伸展,并易于接受阳光。大多数桃树品种所结的果实中有一部分会脱落或不能充分长大。在盛花后大约1个月到6个星期,有些小果自然脱落,余下的部分仍需手工摘掉,这叫疏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留下的果能充分发育。桃树寿命较短,桃园每隔8至10年要更新,而其他果树可连续结果20至25年。目前已有数千个品种的桃树。美国的桃产量仅次于苹果,占世界产量的五分之一。桃是次于苹果和梨的第三种最重要的落叶果树
园艺小知识
一、植物分类方法
(一)形态分类学
形态分类学是依据植物外部形态特征,对植物全面观察和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相似性与变异性,区别和确定不同的植物类群。随着电子显微镜的诞生与应用,形态分类学已由宏观描述进入微形态学领域,以便更详尽地观察和描述植物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分类学
实验分类学是采用栽培对照实验的方法研究植物形态变异本质的学科,其研究方法是把要研究的不同生境中的植物引种到环境条件相似的实验园里进行栽培对照试验,同时进行杂交试验,以确定其遗传型变异和表现型变异及生殖隔离情况。奥地利植物学家Kerner(1895)选取低地生活的植物种子样品,把它们种在两个不同的实验园里,一个是在低海拔地区的维也纳,海拔150m;另一个是在高海拔地区的梯罗尔,海拔2900m。发现高海拔实验园种植的植物都有显著的表现型饰变,如茎矮、花小且少、含有更多的花色素甙。从这些植物中采集种子种在低海拔地区的维也纳,这些植物又恢复到它们低地生活的形态。说明生态环境对植物形态的变异有很大的影响。该领域另一个著名的植物学家是图森(Turesson),他发现来自不同地区植株的形态差异部分属于可塑性差异,通过栽培就消失了,但这不是全部差异,通常有一种遗传学基础。
(三)细胞分类学
细胞分类学(Cytotaxonomy),也叫染色体分类学,其实质是利用染色体的数目、形态结构、核型资料探讨分类学问题。染色体资料在植物分类中的应用表现在植物分类、植物系统学和物种生物学方面,主要意义是:(1)用作鉴别和区分类群的特征,揭示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审定和修改原来的分类系统;(2)揭示物种形成机制和类群进化方向;(3)和地理分布资料相结合,用来推断某一类群的起源中心,昔日的分布和迁移路线,指示植物区系特点和成因以及植物类群分布的规律。
牡丹科(Paeoniaceae)的划分是染色体分类的最好例证。过去,牡丹属(Paeonia)归于毛茛科,但是,牡丹属的染色体基数是5,染色体极大,是被子植物中具最大型染色体的属之一,与毛茛科其它属植物的染色体不同,再加上化学成分等方面的差异,将牡丹属成立为科,甚至独立为牡丹目(Paeoniales)。
(四)孢粉分类学
孢粉分类学是指利用植物孢粉学资料解决植物分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孢粉是指植物的性孢子和花粉。种子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比较稳定,可用于一些科、属、种的正确划分以及有关植物演化关系的探讨。绝大多数被子植物的花粉形状和萌发结构各不相同,被子植物花粉的`孔、沟数目、位置、花粉壁的结构和纹饰等特征可用于植物分类学研究。
(五)化学分类学
化学分类学是揭示物种在分子水平上所反映出来的特有矛盾的学科。它一方面在分子水平上提供植物分类学特征,弥补形态分类学的不足;另一方面研究物种的系统发育在分子水平上反映出来的规律性。植物化学分类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各级分类群所含化学成分的特性和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探索化学成分在植物系统发育中的分布规律;从植物化学成分的角度,研究植物的系统发育。
用于植物分类的化学成分共有十大类,即糖类、甙类、黄酮类、植物碱、萜类、挥发油、鞣质、酶、蛋白质、核酸。
植物化学分类的准则:(1)普遍存在的化合物对于较低单位的分类意义不大,如纤维素、叶绿素等;(2)分布独特或十分稀少的化合物意义不大,可能仅对种的鉴定有些帮助;(3)在植物化学分类学中有意义的化合物是有限分布的化合物,如异黄酮仅在几个科中存在,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可以借助它区分几个科。
植物化学分类的研究对象:(1)植物代谢次生成分中的有限分布的化合物。所谓次生成分是指在基本代谢中积累起来的无明显作用的一类物质,属于植物体内的低分子类化合物;(2)植物化学分类学研究中,如果两个化合物结构相同,但它们的生物合成途径不同,应把它们看作是在生物学上有区别。
(六)分子生物学方法
DNA序列直接反映物种的基因型,记录了物种进化过程中发生的很多信息,因此,DNA序列研究为植物分类研究提供了更加可靠的证据。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和DNA自动测序技术的发展,为利用分子生物学资料进行植物分类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研究中,人们要根据不同问题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如研究科以上的类群分类,要选择相对保守的DNA分子,研究较多的是叶绿体DNA和核糖体DNA。叶绿体DNA中的一些序列很保守,很少发生序列重排,例如,由叶绿体DNA基因组编码的磷酸核酮糖羧化氧化酶大亚基(rbcL)就是研究科以上类群的很好材料。核糖体DNA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常被用来研究种内或亲缘关系很近的种间或属间分类。基于PCR原理的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等技术所检测的位点为随机分布在基因组中的DNA片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种间、种内和居群间的亲缘关系研究中。
(七)数量分类学
数量分类学(Numerical taxonomy)是指用数值方法根据其性状状态将分类单位归类成类元,用统计学或其他数学方法从数据引出种系发生的推论。数量分类学使数学理论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解决分类学问题,把一门描述性的分类学提高到定量水平上,为这门古老的学科发展开拓了新的前景。
数量分类学依据分类群的全面相似性进行分类,分类的性状愈多,愈全面,分类的结果愈好。每个性状对建立自然分类群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二实体的全面相似性,是其所有形状比较的相似性函数。不同的分类群能够被各种性状在被研究的有机物类群中相关的差异加以区别。有关进化途径和进化机制的某些假定,可以从组群的分类学结构和性状相关作出种系发生的推论。分类是以表征相似性为基础的。
数量分类学的优点是数量分类学有综合多种来源数据的能力,如形态学、化学、生态学等。大部分分类过程自动化,效率高。以数值形式编码的数据,计算机综合处理,能够用于编制记述、检索、目录、地图和其他文件。由于方法是定量的,能够给出比常规方法更好的分类。由于要求使用更多、更好的描述性状,能够改善常规分类的质量。
二、 植物分类的单位将自然界数量繁多的植物种类按一定的分类等级进行排列,并以此表示每一种植物的系统地位和归属,是植物分类的一项主要工作。常用的植物分类等级单位主要有: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基本的分类单位,由亲缘关系相近的种集合为属,由相近的属组合为科,如此类推。在每个等级单位内,如果种类繁多,还可划分更细的单位,如亚科、族、组、亚种、变种、变型等。每一种植物通过系统分类,既可以显示出其在植物界的地位,也可表示出它与其它植物种的关系。
现以小麦为例,说明它在植物分类上的各级单位:
界 植物界(Regnum vegetabile)
门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亚纲 颖花亚纲(Glumiflorae)
目 禾本目(Graminales)
科 禾本科(Gramineae)
属 小麦属(Triticum)
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种(species)。是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是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和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群,种内个体间能自然交配产生正常能育的后代,种间存在生殖隔离。种是客观存在分类单位,它既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特征,又是在进化发展中。一个种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可能发展成另一个新种。现在地球上众多的物种就是由共同祖先逐渐演化而来的。
亚种(subspecies,subsp.)。种内类群,是指同一种内由于地域、生态或季节上的隔离而形成的个体群。
变种(variety,var.)。种内的种型或个体变异,是指具有相同分布区的同一种植物,由于微生境不同而导致植物间具有可稳定遗传的一些细微差异。如瓠子〔Lagenaria siceraria var.hispida (Thunb.) Hara〕为葫芦〔L.siceraria(Molina)Standl.〕的变种。
变型(form, f.)。是指分布没有规律,仅有微小的形态学差异的相同物种的不同个体。如毛的有无,花的颜色等。
品种(cultivar, cv.)。不是植物分类学中的分类单位,而是属于栽培学上的变异类型。通常把人类培育或发现的有经济价值的变异(如大小、颜色、口感等)列为品种,实际上是栽培植物的变种或变型。
三、植物的命名法规自然界种类繁多,每种植物都有其地方土名,这样就出现了许多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现象,如土豆、洋芋、马铃薯指的是同一种植物;玉米、棒子、包谷、玉蜀黍也是同物异名,这些现象在植物名称上造成极大的混乱。为了促进全世界植物名称的统一和稳定,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arl Linnaeus)(1707-1778)创立了双名法命名,后来于1867年国际植物学会上正式通过了德堪多(A.De candolle)提出的《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简称 ICBN),并以林奈(Linn.)1753年发表的《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一书所载的植物全部用双名法命名为起点,凡此书已经命名的植物均为有效名。ICBN成为国际植物命名的法规准则。
种的学名由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属名 + 种加词 + 命名人缩写构成,这种命名方式称为双名法命名,如银杏 Ginkgo biloba L. 等。属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是名词;种加词一律小写,为形容词;命名人缩写的第一个字母须大写。
如果是亚种、变种或变型,命名时要在其种名后加上亚种(subspecies)、变种(variety)或变型(form)的缩写(subsp.)、(var.)或(f.),然后再加上亚种、变种或变型加词,最后仍要有命名人的姓氏或其缩写。如糯稻是稻的一个变种,其学名是:Oryza sativa L.var.glutinosa Matsum.。
植物被命名后经后人研究认为需要改变其分类位置或等级时,就必须进行重新组合,更正后需将原命名人用括号保留在学名中,如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L.) DC.,是林奈1753年最先发表的,归于Ixia属,定名为Ixia chinensis L.,1807年De Candolle研究后认为应该归于Belamcanda属,所以更名为Belamcanda chinensis (L.) DC.,同时将原命名人林奈用括号保留在学名中。
每一种植物只能有一个合法学名,如果出现异名则写于合法学名之后的括号内或在其合法学名之后加Syn.,如Belamcanda chinsensis (L.) DC.(Ixia chinensis L.)或Belamcanda chinensis (L.)DC.Syn.Ixia chinensis L.
有些植物学名在命名人之后有ex再有另外一个命名人,如藏麻黄Ephedra saxatilis Florin ex Royle.,意为该种曾由Royle.研究过,但是没有正式发表,后来由Florin正式发表。
如果某一植物是新种则在学名后加sp.nov.,如云南萝芙木Rouwolfia yunnanensis Tsiang.sp.nov.。其他如新属gen.nov.、新亚种ssp.nov.、新变种var.nov.、新变型f.nov.等。
模式标本是新种发表的依据标本,对于鉴别植物有重要作用,科中有模式属,属中有模式种。模式标本共有7类:
(1)全模式标本(正模式标本、主模式标本、模式标本Holotype,Type)。用作新种的描述、命名和绘图。
(2)同号模式标本(Isotype)。与全模式为同一采集号标本,只有一份为全模式标本,其余为同号模式标本。
(3)合用模式标本(Syntype)。当命名人未指定全模式标本或指定了两号以上的全模式标本(如一号为雌株,另一号为雄株)时,凡是命名人所引用的标本均称为合用模式标本。
(4)同举模式标本(Paratype)。在原描述中除全模式标本外同时指出的标本。
(5)选定模式标本(Lectotype)。原描述中没有肯定全模式标本,以后学者在其原始材料中选用一号符合原始描述的标本。
(6)原产地模式标本(Topotype)。当得不到某种植物的全模式标本时,根据记载到其原产地采集的同种植物选出一份代替全模式标本的标本。
(7)新模式标本(Neotype)。当所有某种植物的原始标本都丧失时重新选定的标本。
四、植物检索表及其应用植物检索表是植物分类学中识别鉴定植物的钥匙。检索表的编制是根据法国人拉马克(Lamarck,1744-1829)的二歧分类原则,将要编制的检索表中需容纳的所有植物,选用一对以上显著不同的特征,分成两类;然后又从每类中再找出相对的特征再区分为两类;如此下去,直到所需要的分类单位(如科、属、种等)出现。植物检索表常用的表达方式有等距(定距)检索表和平行(阶梯)检索表两种。
(一)等距检索表
等距检索表是最常采用的一种,在这种检索表中,将每一对相对的特征,编为同样号码,并列在书页左边同样距离处,每一对相同的号码在检索表中只能使用一次,如此继续下去,逐级向右错开,描写行愈来愈短,直至追寻到科、属或种为止。这种检索表的优点是每对相对性状的特征都被排列在相同距离,一目了然,便于查找。不足之处是当种类繁多时,左边空白太大,浪费篇幅。
现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玉米(Zea mays L.)、稻(Oryza sativa L.)、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大豆〔Glycine max (L.) Merr.〕、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花生(Arachis hypogaea L.)、黄瓜(Cucumis sativus L.)、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萝卜(Raphanns sativus L.)等10种作物编制成一个分种定距检索表,以说明其编制方法及格式:
1.叶由叶片、叶柄或托叶组成;网状叶脉;直根系
2.单叶
3.花两性;上位子房;角果或蒴果
4.四强雄蕊;角果
5.花**;果熟后开裂油菜
5.花淡红色或紫色;果熟后不开裂;具肉质直根萝卜
4.单体雄蕊;蒴果 ?棉花
3.花单性;下位子房;瓠果 ?黄瓜
2.复叶
6.羽状三出复叶;荚果熟后开裂大豆
6.偶数羽状复叶;荚果熟后不开裂?花生
1.叶由叶片和叶鞘组成;平行叶脉;须根系
7.一年生高大草本,茎杆高2m以上;节间实心
8.花两性;圆锥花序顶生高粱
8.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圆锥状顶生,雌花序肉穗状腋生玉米
7.一或二年生草本,茎杆高一般在1m以下;节间中空
9.圆锥花序,小穗有柄;雄蕊6个 稻
9.穗状花序直立,顶生,小穗无柄;雄蕊3个 ?小麦
(二)平行检索表
平行检索表是把每一对相对特征的描述并列在相邻的两行里,便于比较。在每一行后面或为一植物名称,或为一数字。如为数字,则另起一行重写,与另一对相对性状平行排列,如此直至终止。这种检索表的优点是排列整齐、节省篇幅,缺点是不如定距检索表那么一目了然。还以上述10种植物说明。
1.叶由叶片、叶柄或托叶组成;网状叶脉;直根系2
1.叶由叶片和叶鞘组成;平行叶脉;须根系?7
2.单叶?3
2.复叶?6
3.花两性;上位子房;角果或蒴果?4
3.花单性;下位子房;瓠果黄瓜
4.四强雄蕊;角果?5
4.单体雄蕊;蒴果棉花
5.花**;果熟后开裂?油菜
5.花淡红色或紫色;果熟后不开裂;具肉质直根萝卜
6.羽状三出复叶;荚果熟后开裂?大豆
6.偶数羽状复叶;荚果熟后不开裂?花生
7.一年生高大草本,茎杆高2m以上;节间实心8
7.一或二年生草本,茎杆高一般在1m以下;节间中空?9
8.花两性;圆锥花序顶生?高粱
8.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圆锥状顶生,雌花序肉穗状腋生?玉米
9.圆锥花序,小穗有柄;雄蕊6个?稻
9.穗状花序直立,顶生,小穗无柄;雄蕊3个?小麦
常用的检索表有分科、分属和分种检索表,可以分别检索出植物的科、属、种。要正确检索一种植物,首先要有完整的检索表资料。其次,要掌握检索对象的详细形态特征,并能正确理解检索表中使用的各项专用术语的涵义,如稍有差错、含混,就难以找到正确的答案,因此,在检索过程中,须要十分细心,并要有足够的耐心。
检索一个新的植物种类,即使对一个较有经验的工作者来说,也常会经过反复和曲折因此,检索的过程也是学习、掌握分类学知识的过程。
植物的基础知识——构造
1. 植物小知识
别名蒜、蒜头 来源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蒜 Allium sativum L.以鳞茎入药。
春、夏采收,扎把,悬挂通风处,阴干备用。 性味归经辛,温。
功能主治健胃,止痢,止咳,杀菌,驱虫。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治肺结核,百日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炎,蛲虫病,钩虫病;外用治 *** 滴虫,急性阑尾炎。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科属为伞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芫荽的全草。 科属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
别芒葫、荤菜、小蒜、蒜。 性味旧经性温,味辛平;人脾、胃、肺经。
功效主治消肿,解毒,杀虫。主治痈疖肿毒,癣疮,痢疾,泄泻以及钩虫、蛲虫等病症。
营养成分每10O克含水分69.8克,蛋白质4.4克,脂肪O.2克,碳水化合物23.6克,钙5毫克,磷44毫克,铁0.4毫克,维生素C3毫克。此外,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蒜素、柠檬醛以及硒和锗等微量元素。
食疗作用 1.消炎杀菌 大蒜挥发油所含大蒜辣素等具有明显的抗炎灭菌作用,尤其对上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霉菌性角膜炎、隐抱子菌感染有显著的功效。 2.降血脂,抗动脉硬化 大蒜有效成分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家兔血脂,提示大蒜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3.预防肿瘤,抗癌 大蒜素及其同系物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活性,使之不能正常生长代谢,最终导致癌细胞死亡;大蒜液能阻断霉菌使致癌物质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而防治癌肿;大蒜中的锗和硒等元素有良好的抑制癌瘤或抗癌作用;大蒜素还能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预防癌症的发生。 大蒜为什么有特殊的气味?吃过生大蒜后,口腔往往会散发出一股难闻的特有臭味,在日常交往中较忌讳。
完整的大蒜是没有气味的,只有在食用、切割、挤压或破坏其组织时才有气味。这是因为在完整大蒜中所含蒜氨酸无色、无味,但大蒜细胞中还存在有一种蒜苷酶,二者接触则形成有强烈辛辣气味的大蒜辣素。
大蒜辣素就是大蒜特殊气味的来源。
2. 绿化小知识
城市绿化小知识
你知道什么是城市绿化?城市绿化有哪些小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城市中植树造林、种草种花,把一定的地面(空间)覆盖或者是装点起来,这就是城市绿化。
城市绿化是栽种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 城市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还原组织,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受到外来干扰和破坏而恢复原状的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城市生态系统的还原功能。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中绿化生态环境的作用。对城市绿化生态环境的研究就是要充分利用城市绿化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能够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这一重要性质。
l 城市绿化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美化城市,为人们提供休息游览场所。
l 我国城市绿化规划的奋斗目标是
到本世纪末,城市中一切可以绿化的地方都要绿化起来,做到“黄土不露天”;公共绿地面积达到人均7-11平方米。新建区的绿化用地应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30%;旧城改建区的绿化用地面积,应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25%
l 什么是城市绿化覆盖率?
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占城市用地总面积的百分比。称城市绿化覆盖率它是衡量一个城市绿化水平的主要指标。
我国绿化覆盖率较高的三个省会城市是江苏省南京市(38% )、河南省郑州市(35.25% )、吉林省长春市(32% )。
l 城市园林绿地分为以下五类
(1)公共绿地:指供群众游憩观赏的各种公园、动物园、植物园、陵园以及绿化的小游园、街道广场。
(2)专用绿地(也称单位附属绿地):指工厂、机关、学校、医院、部队等单位和居民区内的绿地。
(3)生产绿地:指为城市园林绿地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
(4)防护绿地:指城市中隔离、卫生、安全等防护林带的绿地.(5)城市郊区风景名胜区。
3. 请问园艺基础知识有哪样
学习要求: 重点掌握:园艺植物的生产特点;园艺植物生产的发展趋势。
一般掌握:园艺学的内容。 基本了解:园艺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园艺植物生产的历史。
一.几个概念: 园艺:主要指园艺生产的农业技术。 园艺业:即园艺生产,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分支,主要是果树、蔬菜、西甜瓜(西瓜和甜瓜)以及观赏植物的生产。
现代园艺生产,既是土地上的农业,又是脱离开土地的形象艺术,它已不限于生产过程和获得产品。它还是人们休闲娱乐、文化素养和精神享受的一部份。
园艺学:是研究和阐明园艺植物生长发育规律与栽培管理技术的科学,是园艺生产的理论基础,它覆盖了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的栽培、育种、采后等学科的发展。 园艺学研究的内容:研究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及选育优良新品种、生长发育规律、环境条件及其调控;研究如何高效地获得园艺产品的优质高产,还研究园艺产品的采收及采后管理,包括市场流通和贮藏加工等。
二.我国园艺发展简介 我国园艺生产历史悠久,比欧美诸国早600~800多年,并且到2001年,中国蔬菜、果树面积,都居世界第一。中国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因为我国园艺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其它国家难以比拟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因此是享誉世界的"园艺大国"和"园林之母"。但是,总的来看,我国园艺业和园艺学距世界先进水平还差的很远。
(停留在小农的分散、落后的水平,无规模、产业,生产和市场不够衔接,科研投入不力、产品质量、单产和生产效益都不高等。) 三.园艺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许多园艺产品是重要的食品、营养品;是加工业的原料;同时园艺植物的绿化具有生态效益及环境美化的社会意义。
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四.园艺生产与大田作物生产相比的四大特点 首先是技术性强、劳动密集、经济效益高;第二是设施栽培技术应用普遍;第三繁殖方法多样;第四,在园艺植物生产上,应用新技术快并且比较普遍。
五.园艺学及园艺生产的发展前景 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在一些方面还需要特别关注,比如资源的最优化利用、绿色食品的生产、设施园艺与运输园艺的关系、都市园艺与社区园艺甚至家庭园艺、阳台园艺的发展,还有园艺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一章 园艺植物的分类 学习要求: 一般掌握:园艺植物的各种分类方法及主要分类的典型代表种(常见的),如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百合科、葫芦科等。
园艺植物是一个很大、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的植物群体。对如这么多的种类进行分类,可以便于研究、生产和消费,也可以避免各地方俗语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混乱。
一.园艺植物的分类 园艺植物的分类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植物学分类法,另一种是人为实用分类法。后者按园艺生产的三大块(果树、蔬菜、观赏植物)再具体分类。
植物学分类法比较完善,每一种园艺植物的分类学位置比较固定。与植物学分类法相比,园艺植物的人为实用分类法变化较大。
有些园艺植物在人为实用分类上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枸杞果为果品类,但嫩稍为蔬菜类。
实用分类法是人们根据应用的需要按照园艺植物的习性、原产地、栽培方式及用途等人为划分为不同类型的一种方法。通过分类可为其栽培、育种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植物学分类 植物学的分类基础单位是“种”,由高到低的等级为:界(Regnum)→门(Divisio)→纲(Classis)→目(Ordo)→科(Familia)→属(Genus)→种(Species)。 地球上的植物有40多万种,其中高等植物30多万种,归属300多个科,绝大多数的科都含有园艺植物。
同学们在学习这一部分的时候,掌握一些常见的科中的一些常见的代表种就可以了。别的只要了解就行了。
比如说蔷薇科、芸香科、葡萄科、芭蕉科、凤梨科、漆树科、十字花科、豆科、葫芦科、茄科、伞形科、菊科、百合科、禾本科、毛茛科等。 三.园艺植物按园艺生产又可以分为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三大块 1.果树的分类: 按叶生长期的特性可分为:落叶果树(苹果、梨、桃等)、常绿果树(柑橘、荔枝、菠萝等)。
按生态适应性可分为:寒带果树(山葡萄、杏。海棠等)、温带果树(苹果、梨、桃等)、亚热带果树(柑橘、猕猴桃、荔枝等)、热带果树(香蕉、菠萝、槟榔等)。
按生长习性分可分为:乔木果树(苹果、梨、桃等)、灌木果树(石榴、无花果、木瓜等)、藤本果树(葡萄、猕猴桃等)、草本果树(草莓、香蕉、菠萝等)。 按果树栽培学可分为:分为落叶果树(包括仁果类、核果类、坚果类、浆果类、柿枣类果树)、常绿果树(包括柑果类、浆果类、荔枝类、核果类、坚果类、荚果类、聚复果类、草本、藤木果树)。
2.蔬菜的分类 按产品官器分为:根菜类(萝卜、芜菁、豆薯等)、茎菜类(竹笋、茭白、藕等)、叶菜类(白菜、韭菜、洋葱等)、花菜类(金针菜、花椰菜等)果菜类(茄子、菜豆、黄瓜等)。 按农业生物学分为:白菜类、直根类(萝卜等)、茄果类、瓜类、豆类、葱蒜类、绿叶蔬菜、薯芋类、水生蔬菜(藕、茭白、慈菇等)、多年生蔬菜(百合、香椿等)、食用菌类、芽菜类、野生蔬菜(蕨菜、茵陈、荠菜等)。
3.观赏植。
4. 绿化环境小常识
国外曾有学者对树的生态价值进行过计算:一棵50年树龄的树,累计创值约196000美元。
这一计算是否精确姑且不论,就树木的实用价值而言,确是显而易见的。 一棵树可以生产200公斤纸浆,而这些纸浆如果要生产卫生纸,则至少有重为100克的卫生纸750卷。
在城市,一棵树一年可以贮存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很多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如1公顷柳杉林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其他如臭椿、夹竹桃、银杏、梧桐等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功能。
当城市绿化面积达到50%以上时,大气中的污染物可得到有效控制。 城市森林可增加空气湿度,一株成年树,一天可蒸发400公斤水,所以树林中的空气湿度明显上升。
据计算,城市绿地面积每增加1%,当地夏季的气温可降低0.1摄氏度。 城市林带、绿篱有降低噪音的作用。
宽30米的林带可降低噪音6~8分贝。 林区每立方米大气中有细菌3.5个,而人口稠密缺少绿化的城市可达到3.4万个。
有树木的城市街道比没有树木的城市街道大气中含病菌量少80%左右。 城市防护林具有减缓风速的作用,其有效范围在树高40倍以内,其中在10~20倍范围内效果最好,可降低风速50%。
在农田林网内通常可减缓风速30%~40%,提高相对湿度5%~15%,增加土壤含水量10%~20%。据测定,林冠可截留降水20%左右,大大削弱了雨滴的冲击力;地表只要有1厘米厚的枯枝落叶,就可以把地表径流量减少到裸地的1/4以下,泥沙减少到裸地7%以下。
一公顷林地与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储水3000立方米。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蓄水量达100万立方米的水库,而建造这样一个水库需要投资千余万元。
有专家预测,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约有450万个生物物种将不复存在,陆地上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人类面临严重水荒。森林的丧失使许多地区风速增加60%~80%,因风灾而丧生的人就会上亿……。
5. 怎样利用园艺小知识摆放植物
三角梅、桂花、含笑、栀子花、茉莉花、米兰、仙人掌、仙人球、龙船花、彩叶扶桑、硬枝黄蝉属于偏阳植物,喜好阳光,高楼层的阳台、商业街比较适合。
摆放花盆最好选择东南朝向,因为这个朝向阳光直射的时间比较合适。花盆:宜选泥盆陶盆宜兴盆如何选花盆也是不少市民关注的问题。
陈玉美说,目前市面上有塑料盆、瓷盆、泥盆、陶盆、宜兴盆五种。塑料盆、瓷盆表面光滑,透水、透气性差。
泥盆、陶盆表面粗糙,透气、透水性好,更适合植物生长。市面上还有一种宜兴盆,表面光滑又透气、透水,但价钱较贵。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市民忽视了花盆底部的排水孔。 专家说排水孔就像植物的排泄口。
排得太多,富有营养的泥土会流失,排不出去,会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即使是喜水的植物,排水不畅的话,也对根系生长有影响。
正确的方式是,买回花盆后,用窗纱垫在花盆底部的排水孔上,再放土壤,这样就能避免浇水时泥土流失。花盆里的土壤有酸、碱之分,不同植物适用不用的土壤。
陈玉美说,除了仙人掌、仙人球、石榴花喜欢碱性土壤外,南方地区大多数植物都喜欢酸性土壤。
6. 绿化环境小常识
国外曾有学者对树的生态价值进行过计算:一棵50年树龄的树,累计创值约196000美元。这一计算是否精确姑且不论,就树木的实用价值而言,确是显而易见的。
一棵树可以生产200公斤纸浆,而这些纸浆如果要生产卫生纸,则至少有重为100克的卫生纸750卷。
在城市,一棵树一年可以贮存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很多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如1公顷柳杉林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其他如臭椿、夹竹桃、银杏、梧桐等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功能。当城市绿化面积达到50%以上时,大气中的污染物可得到有效控制。
城市森林可增加空气湿度,一株成年树,一天可蒸发400公斤水,所以树林中的空气湿度明显上升。据计算,城市绿地面积每增加1%,当地夏季的气温可降低0.1摄氏度。
城市林带、绿篱有降低噪音的作用。宽30米的林带可降低噪音6~8分贝。
林区每立方米大气中有细菌3.5个,而人口稠密缺少绿化的城市可达到3.4万个。有树木的城市街道比没有树木的城市街道大气中含病菌量少80%左右。
城市防护林具有减缓风速的作用,其有效范围在树高40倍以内,其中在10~20倍范围内效果最好,可降低风速50%。
在农田林网内通常可减缓风速30%~40%,提高相对湿度5%~15%,增加土壤含水量10%~20%。据测定,林冠可截留降水20%左右,大大削弱了雨滴的冲击力;地表只要有1厘米厚的枯枝落叶,就可以把地表径流量减少到裸地的1/4以下,泥沙减少到裸地7%以下。
一公顷林地与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储水3000立方米。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蓄水量达100万立方米的水库,而建造这样一个水库需要投资千余万元。
有专家预测,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约有450万个生物物种将不复存在,陆地上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人类面临严重水荒。森林的丧失使许多地区风速增加60%~80%,因风灾而丧生的人就会上亿……
7. 园林专业的一些常识
工 现场塑造的一般施工步骤为: 1,建造骨架结构。
骨架结构有砖结构、钢架结构,以及两者的混合结构等。砖结构简便节省,对于山形变化较大的部位,要用钢架悬挑。
山体的飞瀑、流泉和预留的绿化洞穴位置,要对骨架结构作好防水处理。 2,泥底塑型。
用水泥、黄泥、河沙配成可塑性较强的砂浆在已砌好的骨架上塑型,反复加工,使造型、纹理、塑体和表面刻划基本上接近模型。 3,塑面。
在塑体表面细致地刻划石的质感、色泽、纹理和表层特征。质感和色泽根据设计要求,用石粉、色粉按适当比例配白水泥或普通水粉调成砂浆,按粗糙、平滑、拉毛等塑面手法处理。
纹理的塑造,一般来说,直纹为主、横纹为辅的山石,较能表现峻峭、挺拔的姿势;横纹为主、直纹为辅的山石,较能表现潇洒、豪放的意象;综合纹样的山石则较能表现深厚、壮丽的风貌。为了增强山石景的自然真实感,除了纹理的刻划外,还要作好山石的自然特征,如缝、孔、洞、烂、裂、断层、位移等的细部处理。
一般来说,纹理刻划宜用“意笔”手法,概括简炼;自然特征的处理宜用“工笔”手法,精雕细琢。 4,设色。
在塑面水分未干透时进行,基本色调用颜料粉和水泥加水拌匀,逐层洒染。在石缝孔洞或阴角部位略洒稍深的色调,待塑面九成干时,在凹陷处洒上少许绿、黑或白色等大小、疏密不同的斑点,以增强立体感和自然感。
5.置 石 以石材或仿石材布置成自然露岩景观的造景手法。置石还可结合它的挡土、护坡和作为种植床或器设等实用功能,用以点缀风景园林空间。
置石能够用简单的形式,体现较深的意境,达到“寸石生情”的艺术效果。 《禹贡》记载泰山山谷应上贡品中就有“怪石”。
《南史》载:“溉第居近淮水。斋前山池有奇礓石,长一丈六尺。”
这是置石见于史书之始。《旧唐书》载:“乐天罢杭州刺史,得天竺石一”,“罢苏州刺史时得太湖石五”。
唐朝癖石之风甚盛。宋代江南私家园林也纷纷置石。
明代林有麟编绘的《素园石谱》中有宣和六十五石图。明、清时期,置石于园则更为广泛,有“无园不石”之说。
现存江南名石有苏州清代织造府(在今苏州第十中学)的瑞云峰、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和杭州花圃中的皱云峰;而最老的置石则为无锡惠山的“听松”石床,镌刻唐代书法家李阳冰篆“听松”二字。 置石在园林中有多种运用方法: 1,特置。
又称孤置,江南又称“立峰”,多以整块体量巨大、造型奇特和质地、色彩特殊的石材作成。常用作园林入口的障景和对景,漏窗或地穴的对景。
这种石也可置于廊间、亭下、水边,作为局部空间的构景中心。如北京颐和园的“青芝岫”,故宫御花园内的钟乳石、珊瑚石、木化石等。
特置也可以小拼大,不一定都是整块的立峰。 2,对置。
在建筑物前两旁对称地布置两块山石,以陪衬环境,丰富景色。如北京可园中对置的房山石。
3,散置。又称散点,即“攒三聚五”的作法。
常用于布置内庭或散点于山坡上作为护坡。散置按体量不同,可分为大散点和小散点,北京北海琼华岛前山西侧用房山石作大散点处理,既减缓了对地面的冲刷,又使土山增添奇特嶙峋之势。
小散点,如北京中山公园“松柏交翠”亭附近的作法,显得深埋浅露,有断有续,散中有聚,脉络显隐。 4,山石器设。
为了增添园林的自然风光,常以石材作石屏风、石栏、石桌、石几、石凳、石床等。北海琼华岛“延南薰”亭内的石几、石凳和附近山洞中的石床都使园林景色更有艺术魅力。
5,山石花台。布置石台是为了相对地降低地下水位,安排合宜的观赏高度,布置庭园空间和使花木、山石显出相得益彰的诗情画意。
园林中常以山石作成花台,种植牡丹、芍药、红枫、竹、南天竺等观赏植物。花台要有合理的布局,适当吸取篆刻艺术中“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手法,采取占边、把角、让心、交错等布局手法,使之有收放、明晦、远近和起伏等对比变化。
对于花台个体,则要求平面上曲折有致,兼有大弯小弯,而且曲率和间隔都有变化。如果利用自然延伸的岩脉,立面上要求有高下、层次和虚实的变化。
有高擎于台上的峰石,也有低隆于地面的露岩。苏州留园“涵碧山房”南面的牡丹台就是这样布置的。
6,同园林建筑相结合的置石。如抱角、镶隅是为了减少墙角线条平板呆滞的感觉而增加自然生动的气氛。
置石于外墙角称抱角;置石于内墙角称镶隅。建筑入口的台阶常用自然山石作成“如意踏跺”,明文震亨著《长物志》中称为“涩浪”;两旁再衬以山石蹲配,主石称“蹲”,客石称“配”。
7,塑石。在不产石材地区,近代有用灰浆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制作的塑石。
此法可不受天然石材形状的限制,随意造型,但保存年限较短,色质等也不及天然石材。 6.理 水 原指中国传统园林的水景处理,今泛指各类园林中水景处理。
在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园中,水和山同样重要,以各种不同的水型,配合山石、花木和园林建筑来组景,是中国造园的传统手法,也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是流动的、不定形的,与山的稳重、固定恰成鲜明对比。
水中的天光云影和周围景物的倒影,水中的碧波游鱼、荷花睡莲等,使园景生动活泼,所以。
8. 校园绿化知识
案例:设计校园绿化方案 课时:1课时。
目的:通过校园绿化设计,学习有关常见花卉、树木等植物 的知识,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爱学校的情感。 材料器具:皮尺,绘图用的纸和笔等。
方法步骤: 〔课前〕 (1)按小组调查和勘察整个校园,绘出校园绿化现状示意图。 (2)收集有关园林绿化设计的资料,调查周围公园或其他学校的绿化情况作为参考。
(3)小组讨论:应该如何在学校原有绿化的基础上设计新的校园绿化方案? (4)绘制新的校园绿化设计方案示意图,并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作方案介绍。为了加强方案的说服力,可以事先准备好放大的设计图或彩色的局部设计效果图的投影片等直观材料。
〔课堂〕 (1)分小组介绍和展示设计方案,重点从生物学角度说明设计方案中采用的各种植物所能发挥的作用,如吸尘、隔音、遮阳、防风、降温以及赏花、观叶、品香、美化等。配上小桥、流水、亭台、雕塑、假山,充分展示每个小组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2)辩论: 哪些方案会使校园更美丽?哪些方案更合理、更经济? 1.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2.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4.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
编者按:植物的基础知识,属于《药用植物学》的内容,是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基础。因此,我们为大家总结了一系列的植物学基本概念,以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知识。
构造:一般光学显微镜下见到的细胞构造称为显微构造,而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见到的构造称为超微构造(Ultrastructure)。超微构造的大小以埃计。为进一步了解植物组织和器官构造,并为中草药的显微鉴定打下基础,这里重点介绍植物细胞的显微构造,有时也要一般地介绍一些基本的超微构造。各种植物细胞的构造是不同的。就是上个细胞在不同的发育时期构造也有变化,所以不可能在一个细胞中同时看到细胞的一切构造。为了便于学习和掌握细胞的构造,现将各种植物细胞的主要构造都集中在一个细胞里示意说明,这个细胞称为模式的植物细胞。一个植物细胞,外面包围着没有生命的而比较坚韧的细胞壁,壁内的生活物质总称为原生质体。原生质体主要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等。此外,细胞中尚含有多种非生命的物质,它们是原生质体的产物,称为后含物。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主要在于:植物细胞外面有一层主要由纤维素组成的细胞壁;有的细胞内具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
(一)原主质体: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物质的总称,它是形态学上的概念。原生质体分为细胞质、细胞核、质体和线粒体等部分。
1. 细胞质:这里指的细胞质是原生质体中除了细胞核、质体和线粒体以外的原生质。它又可分为细胞质膜、中质、液泡膜三部分。
(1)细胞质膜:在植物的生活细胞中,原生质体紧贴着细胞壁,所以不易见到细胞质膜,将细胞放在高渗溶液内,原生质体失水而收缩,并与细胞壁分离(即质壁分离),这时可见到原生质体的外表面具有一层透明的薄膜,称为细胞质膜(原生质膜)。细胞质膜与其它各种膜(如液泡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等等)有相似的成分和结构,它们是由类脂(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细胞质膜主要有两种特性:一是半透性,表现出一种渗透现象;二是通过一种由蛋自质或多肽形成的载体有选择地转运某些物质的特性。因而它既能阻止细胞内的许多有机物(如糖和可溶性蛋白)由细胞内渗出,同时又能调节水和盐类及其他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并使废物排出。一旦细胞死亡,细胞质膜调节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也随之消失,炒熟的苋菜有红色汁出来就是这个道理。
(2)中质: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在细胞质膜内是半透明而无色的粘滞液体,称为中质(细胞质膜与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在幼小的细胞中细胞质占据着细胞腔的大部分,它既易失水而成凝胶状态,亦易被水稀释,例如种子内硬固的细胞质在萌发时即被水稀释。
(3)液泡膜:随着细胞的生长在细胞质内出现了细胞液集聚的液泡。细胞质与液泡相隔处还有一层薄膜,称为液泡漠。它的组成和特性与细胞质膜相同。中质在细胞里总按一定的方式进行着运动,它的运动往往受环境条件的影响。邻近细胞壁受伤,容易刺激中质流动;其他如温度、光线、化学物质等等对中质运动都有影响。中质运动能够促进细胞内营养物质的流转,对细胞的通气、生长以及创伤的恢复,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中质并非纯一体,而是有一定的复杂结构,包括内质网、核糖核蛋白体、微管、高尔基体、圆球体、微粒体等细胞器。
1)内质网(Endoplasmicreticulum)内质网是充满在细胞中的一个膜系统,膜的厚度约50埃,它通常成细管和小囊的形状。这些膜又分枝互相连成网状结构,一些分枝和核膜相连,另一些分枝和细胞质膜相连。内质网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不很清楚,但它是核糖核蛋白体集中分布的场所,故被认为对蛋白质的运输和贮存有关。
2)核糖核蛋白体(Ribosomes)核糖核蛋白体是细胞中的超微颗粒,近圆球形,直径约100~200埃。在分生组织细胞中它们大多游离在中质中,在分化和成熟的细胞中,则多附着在内质网膜的外表面。核糖核蛋白体含有大约40%的蛋白质和60%的核糖核酸(Rlbonlicleicacid(RNA)〕。核糖核蛋自体是蛋臼质合成的场所。
3)微管(Microtubules)在细胞质中靠近膜的位置,有细小伸长的结构入称为微管。其直径约为250埃,但也可延长到几个微米。微管的机能尚不够清楚,但从微管与细胞壁上的微纤丝都有整齐排列的相似性和微管集中的地方壁就发生特别加厚的现象,因而有人认为微管参与细胞壁纤维素微纤丝的沉积。
4)高尔基体(Go1gibodies,Dictyosomes)高尔基体是细胞质中除了质体和线粒体外的其他细胞器之一。它是由很多小盘所组成,每一小盘为单层膜所包,它们的末端往往膨大,在盘的边缘四周有一排排的小泡,它们可能是小盘收缩而形成的。在高等植物中,木质素、果胶质及半纤维素这些细胞壁的基质物质是通过高尔基体小泡而沉积的。
此外,尚有与脂肪的产生有关的圆球体(Spherosomes),具有酶催化特性、能将油和脂肪转化成碳水化台物而被植物利用的微粒体(Microsomes)等细胞器。
2.细胞核:除细菌和蓝藻外,所有细胞都有细胞核。少数细胞(如筛管)在成熟的时候可失去细胞核。一般的细胞中只有一核,但也有多核的(如乳管)。细胞核在细胞中所占的大小比例和它的位置、形状,随着细胞的生长而变化。幼年细胞的细胞核在细胞质中占的体积比例较大,位于细胞质的中央,呈球形,随着细胞的长大,细胞核的体积比例渐次变小,当细胞质被增大了的液泡挤压到细胞的四周时。细胞核也随之被挤压到细胞的一侧,形状也常发生变化。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核仁、核液和染色质四部分。
(1)核膜:是细胞核表面的一层薄膜。在电子显微镜下能见到核膜上的孔,核膜孔的张开或关闭与植物的生理活性有密切的关系。核膜的作用一般认为是把核中物质——主要是去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DNA)〕与细胞质隔开而维持核内一定的代谢环境。而核膜孔又为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物质交换提供了通道。
(2)核液:核膜内充满着粘滞住较大的液胶体,称为核液。它的主要成分是聚合度较低的蛋白质。核仁和染色质就是分布在核液中。
(3)核仁:是细胞核中折光率更强的小球体,有一个或几个。核仁主要是由蛋白质和核糖核酸(RNA)所组成。它的作用主要是产生核糖核蛋白体,然后转移到中质中去。
(4)染色质: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称为染色质。在不分裂的细胞核中染色质是不明显的,或者可以成为着色深的网伏物;当细胞核进行分裂繁殖的时候,染色质聚集成为染色体。染色质是由DNA和蛋自质所组成,而DNA又是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所以染色质与植物的遗传有重要的关系。现在一般已公认细胞核在控制机体特性遗传及控制和调节细胞内物质代谢途径方面起主导作用。失去细胞核的细胞就停止生长和代谢,不能进行繁殖,经光合作用形成的同化淀粉也不会溶解,且细胞生活的时间也很短,很快就会死亡。同样细胞核也不能脱离细胞质而孤立的生存。
3.质体:质体是绿色植物才具有的结构,它与自养的营养方式密切有关,它是细胞质中分散的一些蛋白质和拟脂类的颗粒。在细胞中数目不一,可以自由分裂形成,也可由线粒体转变产生,它们的基本结构是蛋白质的基质,里面分布着色素,因为质体所含的色素不同,并执行不同的生理机能,可分为叶绿体、白色体、杂色体。
(1)叶绿体: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一般呈球形或扁圆形。叶绿体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因为含叶绿素较多,所以呈绿色。它主要分布在绿色植物的叶和曝光的幼茎、幼果的基本组织中。它是进行光合作用和合成同化淀粉的场所。近来研究,认为叶绿体里面含有约30种酶,是酶的集中地,许多重要物质的合成和分解与叶绿体有密切关系,它不仅是合成碳水化合物,而且也合成蛋白质,是细胞内生化活动的中心之一。在电子显微镜下,叶绿体呈现一种复杂的超微结构,其外面有一个双层膜的包膜。在包膜里面为无色的基质,其中常有同化淀粉。基质中有若干基粒,基粒是由一系列双层膜片伏的类囊体重迭而成,叶绿素分子分布在膜上,构成片层结构。膜上井附有酶约30种。
(2)白色体:是不含色素但含有多种酶的微小质体,多呈球形,但会变化。主要分布在不曝光的组织中,常聚集在细胞核附近。其外也有包膜,内部的类襄体不发达,即一般并不形成基粒。白色体与积累贮藏的物质有关,因而白色体包括合成贮藏淀粉的造粉体,合成脂防和油的造油体,以及合成贮藏蛋白质的蛋白质体。
(3)杂色体:是含胡萝卜素及叶黄素(常显**、桔红或红色)的质体,常呈杆状、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主要存在于花和果实中,也有在根中(如胡萝卜)。它的构造一般也有包膜,里面一般少或无基粒,在不发达的类囊体之间的基质中有胡萝卜素的拟晶体。有些杂色体充分发育时,包膜消失,只余下胡萝卜素的拟晶体,称为色素体。杂色体对植物的生理作用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其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和叶绿素一样,在光合作用中都是催化剂。胡萝卜素也是动物获得维生素A的来源。
以上三种质体在起源上均可由称为前质体的微粒衍生而来,而且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如辣椒和番茄的果实成熟时变成红色,这是因为叶绿体失去了叶绿素而转化为杂色体的缘故。
关于“植物学入门知识大全”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