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新课改,提出了很多新名词,
诸如:大观念、大情境、大单元等
其实都源于一个问题:
学生要想“真正”理解一个知识,是极其困难的!
在教学实践中,
由于各种原因(如考试测评的压力)
往往简化为让学生记住某个特定的结论、
或者某种特定的方法、程序,
如:描点法画二次函数图像、F=ma、化学键、XX事件的意义等
那么,该如何促进知识的真正理解呢?
王珏老师在《理解新课改精神的钥匙》一文中,画了下图:
这张图表达了“知识与思维”的关系、以及学习的基本原理:
知识(以“概念”为代表)本身是无法直接被理解的知识的理解,必须要基于“感知/经验/体验”(可以概括为“情境”),并开展恰当的“思维加工
”,最后通过“抽象”
才能得出知识(概念/原理/理论)! 思维加工的对象,是“感知/经验/体验/情境”
思维加工过程/方法,或者说“专家思维方式/大观念”,是关键中的关键!
思维加工结果才是“知识”。——换言之,学生所学的,只是别人的加工结果,既非加工对象、更非加工过程,何谈“思维”真正发生?
真正的理解,必然是知识生成过程在学生脑中的某种“复演”。没有这种复演,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理解!恰好,前几天我看到张华教授写的一篇论文:《大观念课程与教学的哲学基础》,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引用了康德的观点。
我画的图,倒是刚好和康德的论述比较吻合(那是相当荣幸)!以下将该文中康德的这段论述,转引如下(为便于阅读略有删节),供大家学习、参考:
————————————————
康德写道:我们的认识源自心灵的两个基本来源。其一是我们接受表象的能力(此即我们对印象的接受性);其二是我们通过这些表象认识客体的能力(此即概念的主动性)。
(王珏老师注:“表象”是指基于知觉在头脑内形成的感性形象。它来源于外部情境,但又是人脑内部所主观建构的。即使脱离了外部情境,“表象”仍然可“浮现在脑海中"。因此,可认为“情境”是外部环境,“表象”是脑对外部环境的内部反应。显然,脑在加工信息时,依赖的是内部“表象”!)
通过接受性,客体被给予我们;通过主动性,客体在与那被给予表象的联系中被思维(否则,表象就只是心灵的规定)。直观与概念因而构成我们所有认识的因素。因此,有概念而没有以某种方式与之对应的直观,或有直观而没有概念,均不能产生认识。
在认识过程中,直观或感觉经验与概念须臾不可分离。我们的心灵不是反映客观世界,而是构造认识客体。此构造过程就是客体之“表象”通过“概念”被思维。
康德进一步写道:让我们将我们心灵的接受性命名为感性,此接受性即只要以某种方式被影响就能接受表象的能力。一方面,我们产生表象本身的能力,即我们认识的主动性,则可称为理解。
(王珏老师注:上文中的“感性”与“理解”,在认知心理学被称为“知觉表象”和“回忆表象”,看上下文这里指的并非学科学习中所指的“概念理解”)
我们的直观就其本性而言永远只能是感性直观,即它包含我们被客体所影响的方式。另一方面,理解即我们对感性直观对象进行思维的能力。这两个特性哪一个都不比另一个更优越。无感性则无客体被给予我们;无理解则无客体被思维。
康德说:“思维即通过概念而认识。”他进而提出著名的认识论公式:概念无经验则空,经验无概念则盲,概念与经验的结合即理解。
在康德看来,认识的本质是综合,即多样性的统一。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感觉结合为知觉,发生于时空形式中,此为阶段;通过理解或知性概念,知觉结合为自然现实世界的经验,此为第二阶段;通过一般原理,经验判断结合为形而上学知识,康德将一般原理称为“观念”,此为第三阶段。康德总结道:“一切人类认识,始于直觉,由此出发经由概念,成于观念。”
(王珏老师注:按照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认知的过程从低级到高级为: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