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句话:不是所有高中生毕业后上的学校都叫“大学”。先是忍俊不禁,后又陷入深思。
很多年前,我读的是师专。到学校图书馆期刊室看杂志,拿到《大学生》杂志,都会找个人少的角落,偷偷摸摸地看。这个情形,类似于《阿Q正传》中赵太爷骂阿Q:“你也配姓赵?”感觉自己这个专科生,不配叫“大学生”。记得有一次,学校团委(具体不记得,大概是类似机构)邀请了几位本地“企业家”来学校给学生作报告,他们一位是筑窑炉的,一位是做鞋的。企业家们做完报告,然后请学生提问,有位女同学大胆地问:“请问叉总,你们的企业欢迎我们这些叉叉年代的大学生吗?”我当时惊呆了:我们也算大学生?
在我心目中,大概只有武大华科至少是老牌二本学校才算“大学”吧。
前些年,因为某种需要,去华科比较多。我惊奇地发现,这个号称有六万在校生的校园,非常安静,很少看到学生。有时候看到一些,也是背着书包匆匆忙忙地走向“亚洲大教学楼”或者图书馆或者实验室。至于勾肩搭背、呼朋引伴的,我一次也没有看到。
当然,其他叫“大学”的院子里走出的年轻人也不是都不堪,但是,仔细了看,差距还是蛮大的。我常常看到本地一群群叫“大学生”的年轻人,骑着共享电动车,尖叫着呼啸而过。叉叉街上路边摊上,好像他们也比较活跃。前天晚上,偶然走进那里的一间教室,一群大学生紧闭着门,吹着空调,聚精会神地玩手机。
自从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之后,“大学”的含金量又一次兑了很多水。不客气地说,很多“大学”基本就是卖文凭的机构。年轻人到了这里,除了学会吃喝玩乐,很难学到“知识”,遑论提升“认知”了。这些“大学”,或者“大学”里的某些“专业”,基本就是靠家长学费、拨款养着一群人。他们“培养”出来的年轻人,真的没有什么能力。
其实,不是所有人都必须从那个叫“大学”的地方混几年才能生存。在互联网时代,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大学里很多“专业”尤其是很多“人文”类专业,基本没有必要存在。除非顶尖大学,建议年轻人不要去一般大学“读”这些“专业”。如果你确实有兴趣,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读基本相关专业的著作。我敢保证,你的收获绝对比“上大学”多。一个人,通过疏通下水道技术或者烤面包技术养活自己,远比满嘴“哲理”实则“生命不息,啃老不止”的人更有价值。所以,凡是不说“人话”不做“人事”的“大学”或者“专业”,年轻人尽量回避——家里有矿而自己又特别痴迷者除外。
上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投资,大家付出的是金钱和青春时光,一定要睁大眼睛,不要让“大学”给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