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平:回归散文解读与教学的正道—黄厚江《老王》教学片段品析(李华个人资料简历)

李华平 正道语文 2023-06-09

回归散文解读与教学的正道

——黄厚江《老王》教学片段品析

品析者:李华平

【教学篇目】杨绛《老王》(人教版,八年级上)

【教学说明】黄厚江老师执教本课的教学思路大体上为三个环节:理解老王的善良与不幸——理解作者与老王的关系——理解作者的幸运。这里选取的是第二个环节。

【品 析 点】分析人物关系,理解作者情感

【关 键 词】散文;人物关系;作者情感

精彩回放

师:我们刚才先通过文中的一些关键词理解老王,然后又通过作者所写的具体事件理解老王,我们还通过别人的态度理解老王,我们还试图走进老王的心中理解老王。我们知道了老王的善良,知道了老王的不幸。

下面我们再深入一层,从作者与老王的关系入手进一步理解老王,同时也深入理解作者。

下面,老师读一下文章的第8 段,看同学们听我读完之后会不会产生一些疑问。

(教师读课文第8 段。)

师:同学们有什么疑问?

生:最后一句话问:“老王,你好些了吗?”但是实际上“我”前面已经看出来老王的身体不好了。

师:你的问题是,已经知道老王身体不好为什么还要问这句话,对吗?很好。大家说一说为什么问这句话。

(学生议论。)

生:关心。

生:客套。

师:对,大家说得很好,看起来是关心,更多的是客套。这个客套,值得注意,也耐人寻味。有没有其他疑问呢?

生:老王为什么突然来到作者的家?

师:对,老王病那么重,为什么还要来作者家呢?来干什么?这也是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从写作方法的角度去看,大家还有没有疑问?看来大家没有想到。黄老师读到这里,产生两个疑问:一般说描写一个人,总会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情感,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笔调描写老王呢?这是一。第二个疑问是,这一段的笔调为什么和上下文很不一致?

(学生没有反应。)

师:如果黄老师病了,来上课,也这样站在门口,你们会这样描写吗?

生:不会。

师:如果作者描写钱先生病了,会这样写吗?对,也不会。但为什么写老王要这样写呢?好的,我们再看下面一段。

(学生看第11 段。)

师:这一段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先来看一个句子:“我强笑说……”“强笑”是什么意思?

生:勉强。

师:似乎也对。为什么要“勉强”笑呢?笑不出来硬挤着笑,这就叫勉强。作者为什么不想笑又必须笑啊?我们读书要反复揣摩。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理解?

生:老王自己身体不好为什么不给自己吃?

师:因为不明白老王为什么这样做,所以“我”就强笑了?似乎还没有找到最好的理解。大家想想,这个“强”字可以换一个什么词?

生:苦。

师:哦,苦笑。其他同学呢?

生:应该是一种心酸愧疚的笑。

师:心酸愧疚。心酸什么呢?愧疚什么呢?又为什么要笑呢?

生:因为她不想让老王知道自己内心的悲观伤心。

师:不想让对方知道自己伤心,所以就强笑。

生:我感觉这里的作者和老王的关系不是非常的亲密。遇到老王就像我们遇到一个乞丐一样,我们非常同情乞丐,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自己又非常的窘迫,有点愧怍,强笑就是不想让对方知道自己内心的这种复杂情绪。

师:哦,大家揣摩得不错,分析得也都有道理。但是我觉得你们对具体语境考虑得还是不够。刚才那位同学揣摩得非常好,但说“我”有点愧怍,值得讨论。作者在那个时候就愧怍了吗?送鸡蛋给“我”吃就愧怍了吗?“我”给了钱又愧怍什么呢?

大家还是要注意前后的具体内容。我们先看前一个句子:“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再看后面说的话:“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前一句的重音应该在哪里?在“送”。后一句的重音在哪里?在“给我们”。这就清楚了。“强笑”的原因就是因为老王将“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送给我们吃。大家要特别注意是“送”是“给”,而不是买,也不是换。所以作者很意外,很尴尬,很为难,所以只能“强笑”。作者为什么为难为什么尴尬啊?不收似乎不好,收了如果不给钱更不妥当。潜台词是什么?是“我”和你的关系,绝不能白吃你的东西。作者为难之后怎么办?

生:给钱。

师:对,就是给你钱,这样就不欠老王人情了。老王也懂得了“我”的意思,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然后“我”也赶忙地说:“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大家再揣摩一下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有哪些信息?

生:以前老王拿鸡蛋来换过钱。

生:有时候“我”没有当时给钱,托人捎过。

生:以前“我”给老王钱的时候,老王也客气过,不要钱。不要钱,然后把钱塞给他,他最后还是要了。

师:揣摩得很好。“我”一再强调说“我知道,我知道”。大家想一想,“我”真的知道吗?“我”又知道什么呢?

生:“我”知道老王拿鸡蛋来是换钱的。

生:“我”知道老王不要钱是客套。

师:揣摩得很好。在“我”坚决的态度面前,老王就无话可说了,钱也收下了。——大家看,老王真是个老实人啊!但我想,收下钱之后,老王的内心一定很复杂。

现在我们做一件事:请你站在老王的角度,想象一下老王这时的心理,用简短的话描述老王此时此刻的心情。

(学生思考)

师:哪位同学说说?

生:我觉得这些钱对老王来说是一种伤害——

师:请用老王的口吻来描述。

生:一方面,感谢杨先生一家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师:感激,关心。

生:对,另一方面觉得他们是社会上可以理解我的人。

师:可以理解可以信赖的人。

生:但是,到最后发现他们从心里还是没有接受自己。

师:具体说,老王的心理有三个要点:一是老王对杨先生和钱先生的感激;二是内心里一直把他们当做最信赖的人;最后发现,其实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大的隔阂,有距离。对吗?但你还是分析,而不是描述。哪位同学是描述的?交流一下。

生:杨先生他们平时待我不错,他们常常照顾我的生意。卖些鸡蛋给他们,我的日子也好过多了。我现在要死了,想把一点鸡蛋和香油送给他们,但杨先生却没有明白我的心思。不过,这样也好,让杨先生心安理得地吃那些鸡蛋和香油吧。希望他们能够好好过下去,珍惜现在有家有温暖的日子。

师:嗯,是描写,而且写出了更深一层的内容———虽然杨先生对老王的心思不理解,但老王想这样也好,可以让他们更安心地吃鸡蛋和香油。还有没有同学要说的?没有?好的。

黄老师读到这个地方,想到老王这时的心理,也写了几句:

杨先生啊,我的鸡蛋和香油真的不是来换钱的啊。你看,我这样子,还能活几天呢?我这样的一个人要钱还有什么用呢?我就是想把自己一点最值钱的东西留给我最亲的人啊。可我知道,我不配有这样的心思。你们都是有大学问的人,都是有身份的人,都是有文化的人。可我呢,一个一字不识的粗人,一个名声不好的拉车的人。你们两位不嫌弃我,钱先生肯坐我的车,就是看得起我,是同情我,是高看我,是照顾我啊。可是,杨先生,钱先生,我还是要在心里叫你们一声:亲人啊!

这是黄老师对老王心理的描述。和刚才的那位同学比,要浅一些,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个时候在老王的眼里,杨绛夫妇是他的亲人。他孤老无依,没有亲人,最后一点东西,就送给他的亲人了。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在老王心中,杨绛夫妇是他的亲人;而在作者的眼里,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大家能不能找到一个确切的词来表达,在作者“我”的心中,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一个可怜的人。

生:一个不幸的人。

生:一个需要同情的人。

生:一个熟人。

生:一个陌生人。

师:对。在作者“我”心中,老王只是一个不幸的陌生人,或者说是一个一般的熟人,一个熟悉的陌生人。这样,我们对第8 段的描写就可以理解了。这段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冷静和客观,因为她眼中看到的只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一个不幸的值得同情的人。

请同学们回过头去,从上文“我”和老王相处的片段中,寻找这种“距离感”和“熟悉的陌生感”。

生:句就是,“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他蹬,我坐”,让“我”感到一种距离。

师:对!你的语感非常好。为什么用这样两个短句子呢?“他蹬,我坐”,你看距离显得很远,他是拉车的,“我”是坐车的。如果揣摩一下就更有意思了。“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为什么要说话?大家都有说话的欲望。对老王来说,除了“我”,又有多少人愿意和他说话呢?为什么说闲话?那年代,不说闲话还能说什么话?“我”和老王,不说闲话还能说什么话?——这就是距离,就是熟悉的陌生。其他还有没有表现老王和作者之间距离的内容?

生:第4 段。

师:第4 段。具体说是什么内容?

生:就是那次“我”问他家的时候,老王说住那儿多年了。如果是关系非常好的话,“我”应该会问他什么原因,可作者没问,说明作者不想多关心。

师:对,有没有关心啊?关心了;但是,这个关心的分寸把握得非常好,不往深处关心。这或许就是知识分子的特点啊。表现得很关心,却不往深处关心。其他还有没有?我们一起看第5 段,我读一下,“有一年夏天……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你们觉得这段话哪个词表现了距离?

生:当然。

师:对,“当然”。为什么要有个“当然”呢?你能感觉到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生:是一种陌生感。意思是“我”当然不能占你便宜,好像没有任何感情色彩。

师:除了陌生感、距离感之外,还有什么感觉呢?

生:居高临下的感觉。

师:对,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因为“我”经济比你好,因为“我”地位比你高,因为“我”是文化人……所以“我”当然不能占你的便宜了。很好。我们再看第7段,哪个词也表现了这种距离?

生:幸亏。

师:除了“幸亏”,还有哪个词?

生:降格。

师:对。“降格”这个词,就像第8 段里的“镶嵌”一样,用了比拟的手法。这个修辞手法的运用,表现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或者说表现了作者和老王之间的距离。从这个距离中,我们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作者呢?

我们刚才从作者的角度读老王;现在换一个角度,从老王的角度读作者,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我”呢?

生:虽然说她对老王很同情,也帮过不少忙,但又保持了一种距离。

师:为什么要保持距离?是什么原因呢?

生:她并不把自己看做老王的同类。

师:她不把自己看做是老王的同类,说得很深刻。保持距离,肯定与那样的时代有关,但主要原因还是心理上的不认同。想一想,为什么作者不把老王看做和自己是同样的人呢?

生:有文化人的优越感。

师:非常好。这种心理,的确是文化人的一种优越感。通俗地说,是文人的清高;说得重一点,是文化人的狭隘和自私。可以说,她对老王的同情是不彻底的,她的善良我们觉得也是有保留的。所以,当时的作者,杨绛,完全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来看老王的。读现代散文,就是要读出文章中的“我”来。这里,我们就读出了杨绛文化上的优越感、清高,甚至矫情。

但这并不是杨绛先生的个人缺点,而是文化人是知识分子共有的一种缺陷,是他们这个群体和老王们这个群体之间的天然距离。而杨绛先生在本文中敢于这样解剖自己,表达自我的反思——尽管这个反思迟到了几年——则显得非常可贵,尤为值得我们尊敬。

了解了这些,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就变得水到渠成。大家想想,如果说当年的杨绛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看老王,是保持着一种距离和老王交往,那么当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当她愧怍于老王的时候,她是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老王的呢?

生:仰视。

师:对,是一种仰视。她发现与老王相比,自己是自私的,自己的善良是不如老王那么纯净的。于是她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可据有关资料显示,这句话在初稿上是:“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大家想一想,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个“多吃多占”改为“幸运”呢?

生:“多吃多占”有点贬义,改成“幸运”就没有贬义了。

师:这是一个区别。(一学生举手)好,你说说——

生:“多吃多占”的意思比较狭隘,它只是指物质上的;改成“幸运”,内涵更广了,不仅指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强调老王的不幸,不仅是物质上的不幸更是精神上的不幸。

师:非常好,理解得很透彻。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理解?

生:有。我觉得还要广一点,其实整个社会的人可以分为幸运的和不幸的,但作者认为自己与老王相比就是幸运的人。

师:很有哲学意味。刚才位同学想到的是感情色彩的差异,这两位同学强调的是内涵不同。“多吃多占”,的确是局限于物质上的愧疚,主要是着眼于两个人之间鸡蛋换钱一类的交往。起初,或者说当时,“我”认为拿钱买老王的鸡蛋是同情老王,帮助老王;后来发现,其实占便宜的不是老王,而是“我”。改成“幸运”的人,首先是概念上更对应了,表达更严谨;同时,内涵也更丰富了。更重要的是,这种“愧疚”感主要是着眼于精神,而不是物质。它表现了作者写作的思维过程,也表现了作者精神的反思过程。她对老王的高大,对老王善良品性的理解,都在不断地提升。

品评赏析

《老王》是一篇颇能检测读者文本解读能力、检测教师教学专业水准的代表性文本。常见的问题是,把教《老王》这个文本简单地等同于教“老王”这个人,从而把解读与教学的重心放在了“老王”这个人身上——同情“老王”以及像“老王”这样的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理解、学习“老王”以及像“老王”这样的人的善良。这是一种典型的误读、误教。遗憾的是,笔者所听、所见《老王》教学,基本上都是在重复这样的错误,真可谓是一种系统性错误。

黄厚江老师的教学,则回归了正途。尽管整个教学过程正确得不够彻底[1],但节选的这一个片段——通过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理解人物形象,点亮了这篇散文教学中重要的两个不等式:解读《老王》≠解读“老王”, 教学《老王》≠教学“老王”。

一、着眼点:教学生解读散文

由于散文中有对应于文本外的生活世界的人物、事件,不少读者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从“解读文本”滑到“解读生活本身”。这样一来,解读、教学《老王》这个文本,往往被演变成解读、教学“老王”这个人,学习“老王”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不幸者的人性光辉——连苏教版教材编者也是这样认为的,把它放在必修三“底层的光芒”板块。可见,这不是一个简单错误,而是一个系统性错误——对文本、对散文文本解读的集团性错误认识。

黄老师本课例,则意在纠正散文教学的偏差,教给学生散文解读的基本理念与基本方法。这种立意很高。实际上,解读散文,是理解“作者的理解”,也就是理解作者对生活世界的理解。读者对文本中所表现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其实是一种“二度理解”,是一种间接理解。文本是作者对生活世界理解的产物,文本中经过作者加工的世界,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自在的生活世界本身,而打上了作者主观思想感情的烙印。读者通过文本对生活世界的理解,也就不是直接理解生活世界本身,而只是“理解作者的理解”[2]。学习杨绛《老王》,学习的是作者对与“老王”相交往的事件的理解,是作者写作此文时对“老王”的“不幸”的理解和自己的“幸运”的理解。

二、着力点:从人物关系理解作者情感

本教学片段中,黄老师从“作者与老王的关系”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老王”的态度,从而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是作者整个的思想感情,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抽象的思想感情,而是通过这个特定的文本表现出来的这一点、这一种、这一个方面的思想感情。如前所述,文本解读是理解“作者的理解”,那么作者是怎样理解“与老王的关系”的呢?黄老师的教学分为两步来引导学生。

步,理解作者当时“眼中的老王”。所谓“当时”,是与作者写作此文时相对的一个时间段,也就是“几年”以前与老王交往的那个时间段。请看黄老师为了引导学生思考所提的思考题:

(1)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笔调描写老王呢?

(2)作者为什么不想笑又必须笑啊?

(3)作者为什么为难为什么尴尬啊?不收似乎不好,收了如果不给钱更不妥当。潜台词是什么?是“我”和你的关系,绝不能白吃你的东西。作者为难之后怎么办?

(4)“我”一再强调说“我知道,我知道”。大家想一想,“我”真的知道吗?“我”又知道什么呢?

(5)在作者的眼里,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6)她不把自己看做是老王的同类,说得很深刻。保持距离,肯定与那样的时代有关,但主要原因还是心理上的不认同。想一想,为什么作者不把老王看做和自己是同样的人呢?

上述问题,是围绕“在作者的眼里,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核心问题展开的,分别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当时描绘老王的笔调、面对老王时的心情、对待老王的态度。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很到位——“在作者‘我’心中,老王只是一个不幸的陌生人,或者说是一个一般的熟人,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从而揭示出“作者与老王的关系”并不如老王期待的那样,而是具有陌生感、距离感的,作者甚至还有一种居高临下感——“文化上的优越感、清高,甚至矫情”。

第二步,理解作者写作本文时“眼中的老王”。杨绛先生在《老王》一文结尾时这样说:“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也就是说,作者对老王的认识、态度、情感发生了变化。黄老师正是抓住时间的这种“隔离效应”,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本文时“眼中的老王”。且看黄老师所提的思考题:

(1)大家想想,如果说当年的杨绛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看老王,是保持着一种距离和老王交往,那么当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当她愧怍于老王的时候,她是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老王的呢?

(2)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个“多吃多占”改为“幸运”呢?

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理解”的变化——对老王的眼光的变化,即由居高临下的俯视变为仰视:“她发现与老王相比,自己是自私的,自己的善良是不如老王那么纯净的。”第二个问题则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文字更换(“多吃多占”改为“幸运”)背后的认识的廓清,实际上仍然是“作者的理解”的变化——用“多吃多占”表现的是作者物质方面的愧疚,“主要是着眼于两个人之间鸡蛋换钱一类的交往”;而对于老王来说,他尽管物质贫乏,但内心更需求精神上的“看得起”,“我”感觉到的也主要是精神上的“幸运”。所以,“概念上更对应了,表达更严谨;同时,内涵也更丰富了”,“它表现了作者写作的思维过程,也表现了作者精神的反思过程”。文本解读“理解作者的理解”在这里得到了黄老师充分的阐释:“她对老王的高大,对老王善良品性的理解,都在不断地提升。”

三、用心点:“老王的心情”

要让学生理解“我”的情感——对老王由“冷漠”到“愧怍”的变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黄老师采用的办法是“移情想象”——站在老王的角度,想象老王的心理。且看他的引导:

在“我”坚决的态度面前,老王就无话可说了,钱也收下了。——大家看,老王真是个老实人啊!但我想,收下钱之后,老王的内心一定很复杂。

现在我们做一件事:请你站在老王的角度,想象一下老王这时的心理,用简短的话描述老王此时此刻的心情。

老王收下钱后的心情,文中没有交待。从散文写作来说,特别是人称写作的限制,文本也不可能交待老王的心情。从文学创作角度来说,这是一个“意义空白”,是一个“召唤结构”——向读者发出召唤,驱遣想象去填补这一空白。在“召唤结构”面前,经验读者会主动响应文本的召唤;经验不足的读者,则会一晃而过,不予理会。教师的价值、课堂教学的用心,就在于引导经验不足的学生在“召唤结构”面前停留,响应文本的召唤。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移情”的方式,把自己想象成老王:

生:杨先生他们平时待我不错,他们常常照顾我的生意。买些鸡蛋给他们,我的日子也好过多了。我现在要死了,想把一点鸡蛋和香油送给他们,但杨先生却没有明白我的心思。不过,这样也好,让杨先生心安理得地吃那些鸡蛋和香油吧。希望他们能够好好过下去,珍惜现在有家有温暖的日子。

值得注意的是,引导学生理解老王的心情不是目的,关键在于通过理解老王的心情去理解“我”后来为什么“愧怍”。也就是说,落脚点是理解作者的心情。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散文解读与教学的“牛鼻子”。

注释:

[1] 主要表现在:,整个教学过程,没有引导学生理解“我”的“幸运”和老王的“不幸”是相对而言的——“我”的“幸运”是老王给予的,老王把“我”当作朋友甚至亲人;老王的“不幸”是“我”造成的,“我”并没有回应老王对“我”的精神需要,没有把他当作朋友,更别说亲人,也因此多年以后才会感到“愧怍”。第二,引入对“文化大革命”的介绍,让学生知道那是什么样的社会——其实,作者在文中并不想突出这一特殊时代背景,而是指向内心;从时间跨度上来看,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也不完全是在这一特殊时代背景中。

[2] 李华平.文本解读:理解“作者的理解”[J].中学语文,2013(7、8期合刊):7—9.

END

(0)
上一篇 2023年06月12日
下一篇 2023年06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