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关于加强新时代
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近日,教育部等18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工作原则中指出:“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推进基于探究实践的科学教育,激发中小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做到学思结合、寓教于乐,自觉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质、增强科技自信自立、厚植家国情怀,努力在孩子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引导孩子编织当科学家的梦想。”
落实“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时,正确领会“科学教育”的内涵,对于做好这个加法尤为重要。根据《意见》,我们不难看出“科学教育”不只是知识的累加,而是精神的涵育,更是科学思维的培养。
图源:视觉中国
其实,“科学”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名词,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小学有《科学》课程,这一课程与中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科技/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相衔接,系统地传授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对公众而言,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科学普及是其主要工作内容。而对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研工作者而言,创造发明、推动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提高科学技术的综合实力,是科学的主要内涵,也是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使命和担当。
科学到底是什么?科学是一种思维形式,这种思维形式是建立在一定范畴之内的,依据一定的定理、定律,按照一定的程式和逻辑关系,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科学也是知识,这些知识是有序的、可检验的,是系统化、公式化了的“知识体系”。科学的定义把“科学”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知识体系”;一个是 “思维形式”。“知识”是科学的载体,附着在这个载体之上的是反映科学本质和规律的“思维形式”。
法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在《科学精神的形成》一书中这样概括科学:“在由客观知识精神分析形成的纯粹状态下,科学是智性的美。”这种美是对客观知识进行精神分析,进而达到纯粹状态的描述,是对客观事实的抽象和萃取。巴什拉接着说:“进入科学,就是在精神上年轻起来,就是接受一种否定过去的突变。”他进一步解释道:“思想扩展的关键时刻意味着彻底重组知识体系。”在巴什拉眼中,“知识体系”从来不是固定不变的,“科学创造所需要的精神变革使人成为一种突变体,更准确地说,成为需要突变、为不变而痛苦的种类。”“突变”是科学的本质和精髓,“突变”不仅仅是瞬间的变化,更是不断思变的永恒期许和不断加持的条件准备。巴什拉对科学的理解,不仅增加了科学的厚度,也更加深刻地揭示了科学的内涵,并在知识发展程序的演绎中,不断淬炼科学精神,铸就科学思维。由此可见,科学不仅仅是知识和方法,更是精神和思维。
人们把在自然科学领域,对自然、生命、环境等现象及其性质进行重现与认识、探索与实践,并作出突出贡献、具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工作者称为“科学家”。在这些科学家身上,不仅具备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理性精神,更有批判和怀疑、创造和探索、实践和修正、平权和团队、人文和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是在自然科学发展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有人把这种精神概括为“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在本质上反映着科学思维,不但同属科学范畴,而且是科学教育的精髓和主要内容。
科学家是科技领域的宝贵财富,是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增强科技综合实力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科学家精神也形成了科学家独有的精神财富。
图源:视觉中国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对科学家精神作出全面概括。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科学家精神与科学精神一脉相承,又具有中国优秀科学家代表的鲜明特色,同样是科学精神在科学家身上的具体体现,是科学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科学教育要加强的重要内容。
从科学的内涵到科学精神,再到科学家精神,从“客观知识”到“精神分析”,再到“纯粹状态”,科学包含了很多,概括起来就是科学的“智性美”,这种美的集中体现就是寻求“突变”的科学思维。
恩格斯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而“需要突变、为不变而痛苦的”思维,最具有科学的张力。追寻这种精神纯粹状态下的智性美,是科学教育的根本,也是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李荐 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编辑:毛梦囡
审核:王飞
终审:尹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