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暑期到来,夏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也是广大市民朋友出游的高峰期。如何在完成工作享受假期的同时,保持身体健康?7月4日,湖南省疾控中心发布了7月健康提示,一起来看↓↓↓
一、高温中暑
中暑是指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水盐代谢紊乱等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中暑的常见危险因素
气温:温度越高,发生中暑的风险越大,尤其是持续3天以上达到35℃的高温天气。
人群:老年人、婴幼儿、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患者更易中暑。
场所:长期处于露天室外,太阳直晒易引发中暑。闷热不通风的室内、未开空调的车内也是经常发生中暑场所。
活动:高温环境下的劳动、锻炼、运动,以及夏季露天环境下的集会、娱乐活动等。
临床表现
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体温升高达38.5℃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
(1)热痉挛:在高温下活动期间或之后,腹部、手臂或腿部出现疼痛性肌肉痉挛,通常发生在体力消耗导致出汗失去过多的电解质时。
(2)热衰竭:主要症状为眩晕、头痛、恶心或呕吐、大量出汗、脸色苍白、极度虚弱或疲倦、肌肉痉挛、昏厥,通常片刻后立即清醒等表现。患者血压下降,脉搏快且虚弱,呼吸急促且浅,轻度脱水,中心体温升高不超过40℃,无神志障碍。
(3)热射病:为较危险的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等多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
预防措施
1、合理补充水和无机盐。高温天气注意要少量多次饮水,也可以喝一些绿豆汤和淡盐水,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饮用。同时,避免饮用过凉冰冻饮品,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2、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
3、尽量避免高温天气下室外活动,实在需要外出,做好防护措施,避免阳光直晒。不要将儿童、老人及宠物独自留在关闭的汽车中。
4、户外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高温作业规程,根据气温预报,调整好作业时间。在户外作业时一定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比如戴遮阳帽,穿宽松的衣服,随身携带一些防暑降温的药品(如清凉油等)。
现场处置
出现先兆中暑或轻症中暑,要尽快找到阴凉的地方,解开衣领散热。喝一点水,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并及时休息。
当发现身边有重症中暑病人时,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处,平躺在平面上,必要时脱去衣物。如无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应在现场想办法尽快降低病人体温,在脖子、腋窝和腹股沟上敷冰袋或湿毛巾等。
如有条件可用冷水浸泡的方法对无基础疾病的青壮年快速降温。
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向皮肤喷水通过蒸发降温。
降温应遵循“先降温,后转运”的原则,在病人失去意识后的“黄金半小时”内进行。现场处置的同时,拨打120送医。
二、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是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及浙江等南方地区。登革热的流行季节主要在5-11月。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经3-15天的潜伏期便可能发病。
如果过去2周曾在登革热流行的或地区逗留,或自己生活与活动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发生,当出现突起发热(有时可达39°C),同时伴有以下症状之一——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常伴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时,应考虑自己有感染登革热的可能。此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并主动向大夫说明自己可能得了登革热,以尽快得到诊治。并采取防蚊隔离,防止进一步扩散。
预防措施
1、穿长袖衣裤, 尽量选择浅色,外出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 避免被蚊虫叮咬。
2、安装纱门、纱窗,出门前可以在酒店房间使用蚊香、灭蚊气雾剂等。注意,哪怕是高档酒店,也要注意室内灭蚊。
3、如果在登革热流行地区逗留期间出现可疑症状,需要及时就诊并主动说明登革热可能。返回本地后,如果2周内出现发热,要及时就诊并说明外出史,为了不将疾病传播给家人,请配合当地卫生部门,住院隔离。
如何消除伊蚊?
1、翻盆倒罐,清理住家及周围各类无用积水。
2、保持住家及周围环境卫生整洁,清除各种卫生死角和垃圾。
3、人、畜饮用水容器或其他有用积水容器5-7天彻底换水一次。
4、家中减少种养水生植物,已种养的容器5-7天彻底换水一次。
5、住家及周围景观水体,可放养观赏鱼或本地种类食蚊鱼。
6、轮胎整齐存于室内或避雨场所,堆室外用防雨布严密遮盖,户外废弃轮胎打孔,难以清除积水轮胎双硫磷灭幼蚊。
7、住家周围外环境植被可用敏感公共卫生杀虫剂灭伊蚊成蚊。
三、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也就是民间人们所说的“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其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而发病,部分患者的咽部或粪便中也存在病毒。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红眼病”,特别是夏秋季,要注意防范。
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最好不要用手触摸眼睛。
2、不要与别人共用毛巾或个人卫生用品。用流动水洗脸和手。
3、不接触患者用过的洗脸用具、手帕及使用过的医疗器具。
4、不要与他人共用眼部药物、眼部化妆品和其他可能接触眼部的药品或用品。不采用集体滴眼药的方式预防眼病。
5、结膜炎患者病后7~10天内,应尽量居家休息。在治愈前不要返回幼儿园、学校或工作地点,避免到歌舞厅、酒店、商场等公共场所,严禁到公共泳池游泳。
7、在流行期,公用水龙头、电梯扶手、门把手、电话、用具、玩具等手部高频接触物要注意消毒。
四、霍乱、细菌性痢疾等感染性腹泻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易于细菌生长繁殖,是霍乱、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和加工食物前要彻底清洗双手;
2、不喝生水,不使用不洁的水漱口、刷牙和清洗餐具及食品;
3、不要吃储存时间较长的食物,冰箱内短期存放食品,食用前要蒸煮热透;
4、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先用清水浸泡,然后使用流水多次冲洗;
5、尽量不要在路边摊或卫生条件差的餐馆进餐,在外就餐少吃凉拌菜和肉类烧烤食物;
6、要做到生熟分开,加工凉拌菜时要用专用的熟食案板、刀具和专用盛放容器;
7、一旦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尽早到正规医院肠道门诊就诊,身边有腹泻患者或家人腹泻时要注意饮食隔离,做好餐具的消毒,尤其对患者粪便、呕吐物等要做好消毒处理,避免造成水源和食物污染。
来源: 湖南疾控